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不同春季追氮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木质素积累的影响

不同春季追氮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木质素积累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春季不同追氮模式对小麦各节间茎秆抗倒伏能力、木质素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明确高施氮量条件下适宜的春季追氮模式,为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2个小麦生长季,以倒伏敏感型品种山农16和抗倒伏品种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设置4种春季追肥模式,分别为等量二次性追氮和剩余一次性追氮,即起身期:孕穗期1/3:1/3(T1),拔节期:开花期1/3:1/3 (T2),孕穗期一次性追施剩余2/3氮(T3)和拨节期一次性追施剩余2/3氮(CK).深入研究春季不同追氮模式对冬小麦植株茎秆抗折力、木质素积累、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丰度及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抗倒伏品种济麦22的各节间茎秆抗折力、木质素积累量以及单体含量均高于倒伏敏感型品种山农16,2种类型品种开花期T1、CK处理的抗折力高于T2和T3处理,木质素积累量、单体的含量表现为T1> T3> CK> T2,灌浆期和成熟期各处理间抗折力、木质素积累量以及单体的含量表现为T1>T3>T2>CKo灌浆期山农16和济麦22在T1处理下抗折力较CK、T2、T3处理分别增加24.69%、19.97%、13.15%和26.92%、15.36%、5.87%;山农16和济麦22在T1处理下的各生育阶段木质素积累量平均值分别较CK、T2、T3处理提高了21.71%、15.45%、8.85%和25.19%、21.75%、15.83%;成熟期2个品种T1处理的木质素S型单体含量平均值分别较CK、T2、T3处理高18.82%、18.48%、8.39%.不同追氮模式处理的木质素合成相关酶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咖啡酸3氧甲基转移酶:COMT、香豆酸-3-羟基氧化酶:C3H、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肉桂酸4羟化酶:C4H等)表达均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其表达量高低依次为T1>T3>T2>CK.孕穗期追氮处理模式的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因T1处理可提高穗粒数以及群体有效穗数,其最终籽粒产量较高.同一时期相同处理各节间茎秆木质素积累量、单体含量均呈现为I1>I2>I3>I4>I5的趋势.[结论]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起身与孕穗期等量二次性追氮模式较其他春季追氮模式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开花后茎秆各节间抗折能力、木质素积累量、木质素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以及籽粒产量.因此,起身与孕穗期等量二次性追氮模式可作为黄淮海麦区高施氮量300 kg·hm-2基施1/3条件下的春季适宜追氮模式.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4399-4414|共16页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27101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追氮模式; 抗倒性能; 木质素积累; 籽粒产量; 冬小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