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熊龙”辨——兼谈龙的起源与稻作文明

“熊龙”辨——兼谈龙的起源与稻作文明

         

摘要

在学界曾引起一时轰动的"熊龙"说,把论述的焦点集中在红山文化的玉雕熊龙和辽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狭小圈子里,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红山文化中的玉雕熊龙比彩陶龙要晚,而后者来源于中原的仰韶文化,更早可追溯到长江流域以南的印纹陶中。其原型则是虹,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于一体,更包含着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龙的起源与原始稻作文明"靠天吃饭"对水的依赖息息相关。只有从龙的司雨属性及其与稻作文明的密切关系出发,来理解龙的原型及其文化内涵,才能把握中华龙文化的精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