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在国有资产监管中实施财务总监制度的现实意义

在国有资产监管中实施财务总监制度的现实意义

         

摘要

1.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不对称性。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前提下,出资人游离于企业的外部,本身处于信息的弱势方。国资委派往企业的产权代表作为具体行使国有产权的自然人,存在为追求个人目标而偏离出资人目标的可能性,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比如假账真做、真账假做,以及账外账、小金库、隐藏利润、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另外,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由于出资人往往不能得到真实的财务信息,容易出现国有资产的流失状况。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确保信息弱势方及时、准确获得信息,同时对信息的强势方施加必要的约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