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利科的“失去”主体与自身解释学建构——兼与马克思主体观比较

利科的“失去”主体与自身解释学建构——兼与马克思主体观比较

         

摘要

保罗·利科在论述和建构其“自身解释学”思想时常常提到“失去”主体的问题。在他的理论体系中,这个问题源于对虚幻的、绝对优先的“自我”主体的批判。利科认为主体应该是具体的、反思的,主体的建构需要通过文本、行动和他者的中介迂回的实践过程来完成。马克思关于主体的问题也有丰富且深刻的论述,与马克思的主体理论相比,利科的“自身解释学”在主体建构路径与实践观的思考上略有不同。利科侧重于通过具体的中介环节和实践智慧的思考建构伦理的主体,马克思则充分强调主体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从解释学的生存论意义上看,这种不同的视角能够为主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建构提供丰富的理论源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