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康复学报》 >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摘要

cqvip:文章总结归纳脑机接口(BCI)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从BCI定义与分类、临床治疗的工作原理与理论基础、具体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BCI是指一种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通信系统技术,通过使用脑电活动产生的控制信号,使人类能够在不受周围神经和肌肉影响的情况下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它可以通过控制外部设备帮助患者实现一定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BCI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方便、恢复效果良好的特点。根据信号采集的位置,脑机接口分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和侵入式脑机接口,其中非侵入式接口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其工作流程可分为信号采集、预处理或信号增强、特征提取、分类和控制接口5个步骤。目前,BCI技术已被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手、下肢和步行功能障碍等方面的治疗,其主要是通过恢复和替代这2种方法来促进脑卒中患者大脑的神经可塑性,从而帮助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但BCI技术在临床诊疗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信号采集质量有待提高、治疗运动处方参数设置亟待规范、治疗方式选择存在难点等。BCI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较好,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有效借鉴,但下一步还需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具体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化研究,以提高BCI技术临床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