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视听》 >诉苦与狂欢:网络修辞'打工人'现象探究

诉苦与狂欢:网络修辞'打工人'现象探究

         

摘要

从"社畜"到"打工人",网民掀起一场又一场网络狂欢,究其根源,是出于人类本身对态度表达和情绪宣泄的需要.在"打工人"事件中,同样使用了阶级性话语,但戏谑冲淡了严肃冷硬的冲突意味,网民的重点在于情感宣泄和流行文化的身份认同,阶级性话语中原本的反抗意识被消解.尽管网民化用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戏称自己为"码农""电视民工"等,但后者囿于媒介素养、社会经济地位等要素的制约,其实被排除在游戏之外.与资本关系紧密的中上阶层没有在狂欢中缺席,而是借"打工人"包装营销.传统主流媒体的态度较为审慎,多通过对"努力""劳动者光荣"等正面元素的强调,将"打工人"纳入一贯的正向价值观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