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海水鱼蛭阿鲁加姆锡兰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的在体感染与生活史观察

海水鱼蛭阿鲁加姆锡兰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的在体感染与生活史观察

         

摘要

阿鲁加姆锡兰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是重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可感染30余种海水鱼类.阿鲁加姆锡兰蛭病在我国和东南亚多个国家的海水养殖鱼类中流行,严重时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为持续、稳定、足量地获得活体寄生虫,供防治鱼蛭病研究使用,本研究通过鱼蛭在体感染实验,建立了阿鲁加姆锡兰蛭的传代培养体系.研究结果证实,2种海水观赏鱼[棘颊雀鲷(Premmas biaculeatus)和白条双锯鱼(Amphiprion frenatus)]可作为宿主鱼,用于该鱼蛭的传代培养,且传9代后产生的子代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鱼蛭的生活史观察显示,该鱼蛭的生活史可分为卵茧孵化和幼蛭发育2个阶段.在水温为26°C、盐度为30的条件下,鱼蛭最短20d即可完成其生活史.其中,卵茧孵化为幼蛭需要9d,孵化率高达83.8%;幼蛭感染宿主、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茧最短需要l1d.本研究可为海水鱼蛭的生物学和鱼蛭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著录项

  • 来源
    《渔业科学进展》 |2021年第2期|155-161|共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青岛市海水养殖流行病学与生物安保重点实验室 青岛266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软体动物引起的疾病;
  • 关键词

    鱼蛭; 在体感染; 生活史; 棘颊雀鲷; 白条双锯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