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医药实践 》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临床意义探讨(附40例临床分析)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临床意义探讨(附40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早期降压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患者于发病3 h内接受降压治疗,采用生理盐水200 mL+尼莫地平60 mg缓慢静脉滴注,(依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并使血压保持在16.00~18.67/10.67~12.00kPa),每日1次,连续应用15 d;B组当血压>24.00/13.33 kPa时,选用卡托普利6.25 mg~12.5 mg,每日3次,使血压保持在21.33~24.00/12.67~13.33 kPa之间.两组基础治疗如防治脑水肿、神经细胞营养剂、吸氧、防治并发症等无差别.结果: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发病后第1天和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A组患者显效率为55%,B组患者显效率为75%,两组显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除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合并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疾患及收缩压>24 kPa或舒张压>13.33 kPa,一般不予降压治疗,以免梗死面积扩大,加重病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