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 》 >穿越樊篱,洞察内里,感知形象 ——状物类现代诗歌教学的应然之态

穿越樊篱,洞察内里,感知形象 ——状物类现代诗歌教学的应然之态

         

摘要

作为部编版现代诗歌单元的第三篇,叶赛宁的《白桦》尾音押韵、句式整饬、节奏鲜明,是现代诗歌的典范作品.这首诗被编者安排在单元的第三篇,学生通过前两篇的学习,已然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了相应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这首《白桦》时,无需对现代诗歌的外在特点做过多的纠缠,只需要将教学的重点设定在对白桦特点、形象和内在精神的体悟上.鉴于此,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逐层铺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