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及其开发——以贵州黔北地区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及其开发——以贵州黔北地区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宣传的加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逐渐加深。如何有效地发掘和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以旅游开发利用的方式达到其延续传承的目的,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黔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调查、思考和把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黔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生存环境变迁、传承断层,以及经费短缺等问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境地,发掘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借助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其推入市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保护工作的开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下必然的趋势。本文在对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况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迁,探讨了在时代背景下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教育、审美、体闲娱乐、体验参与及经济等旅游功能,通过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资源、市场和产品的相关评价,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开发与保护并重、可持续性、社区参与及协调合作等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主题街区集锦、文化生态旅游村、旅游商品、节庆、舞台表演和工艺生态园等旅游开发模式,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