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口与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摘要

一、研究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我国逐步在各个领域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了几十年的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逐步被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替代,变成“分田到户”的个体经营状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众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如洪流般涌向城市,“民工潮”由此产生。在这些“候鸟”式的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在农村有属于自己家庭的承包土地,但因为人多地少“沦为富余人员”;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占用、城镇发展的原因而完全失去土地的失地农民。迁流他乡,求职打工,成了他们的必然选择。从城市方面来看,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就业机会增加(有些岗位是城市人宁愿失业也不愿做的);并且预期收入的增加是对于农民进城最大的吸引力。可见,在我国现今大力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乡—城流动是必然的。这种流动是以城乡收入差距为根本原因,以农村劳动力尽可能多的就业为目的的。二、促进乡—城人口有序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者是商品的卖方,企业是商品的买方,劳动力的供求应该由市场来发布信号,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由企业和劳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