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植物科学学报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滇龙胆组织培养的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滇龙胆组织培养的研究

     

摘要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不断减少,使得寻找其原植物的合适替代品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组培材料代替野生药用植物作为药源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技术筛选合适的组培材料作为野生药用植物替代资源方面的应用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FIR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滇龙胆组织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肉质部、茎、叶)、增殖苗(肉质部、茎、叶)、生根苗(根、茎、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从原始FTIR光谱图上看,滇龙胆肉质部和根部峰形相似,茎和叶峰形相似;(2)二阶导数光谱图扩大了样品间的差异.在龙胆苦苷的主要吸收峰1612 cm-1附近,吸收峰强度依次为:生根苗叶>增殖苗叶和生根苗茎>增殖苗茎>愈伤组织叶,愈伤组织茎及肉质部、增殖苗肉质部和生根苗根部在该处无吸收峰;(3) PLS-DA得分图表明,同一组培阶段相同组织部位样品聚集在一起,而愈伤组织、增殖苗、生根苗及其各组织部位能够较好的分开.其中:肉质部、根部与茎叶之间距离较远,表明其化学成分和含量可能差异较大;肉质部和根部样品间距离较近,茎和叶样品间距离也较近.二阶导数光谱图显示,组培材料有望代替其原植物满足药用需求;若以龙胆苦苷含量为评价对象,生根苗叶则可能具有更大的开发潜能,有望代替野生滇龙胆以缓解其资源稀缺局面.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可以简便有效地对药用植物不同组培阶段不同组织部位的替代潜力及开发利用进行初步评估.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科学学报》|2016年第2期|308-315|共8页
  • 作者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0;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0;

    云南省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昆明6502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0;

    云南省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昆明6502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0;

    云南省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昆明6502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0;

    云南省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昆明650200;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植物生物化学;
  •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药用植物; 组织培养;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滇龙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