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师在线》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危险因素分析及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的预防应用效果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危险因素分析及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的预防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危险因素及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分为切口愈合不良组以及切口愈合良好组,对有可能影响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患者年龄、腹壁脂肪厚度、术后发热史、术前贫血史、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高频电刀使用情况、有无酒精接触脂肪、术后进食时间、是否皮下缝合、术前低蛋白血症及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对照组产妇未给予自制皮下负压引流预防。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6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组,采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评估对照组和研究组产妇腹部切口感染率、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率、甲级愈合率、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切口愈合不良组与良好组产妇的年龄、术后发热史、术前贫血史、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术前低蛋白血症、有无酒精接触脂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愈合不良组与良好组产妇的腹壁脂肪厚度、高频电刀使用情况、术后进食时间、是否皮下缝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cm、皮下未缝合、使用高频电刀、术后进食时间晚于72 h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组产妇腹部切口感染率、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率均低于对照组(P3 cm、皮下未缝合、使用高频电刀、术后进食时间晚于72 h是导致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自制皮下负压引流可有效降低腹部切口感染率、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率,减少或缩短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提高甲级愈合率,进而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情况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