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科技动态》 >巴西盐下开发的100次智能完井总结

巴西盐下开发的100次智能完井总结

         

摘要

盐下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通常具有净产层厚、生产/注入速率高和流动保障有风险等特征.本文介绍了在桑托斯盆地盐下丛式井(SBPSC)中安装智能完井(IWC)过程中的整体信息、结果和经验教训.同时,本文还根据项目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和当前行业面临的新挑战,针对日后的IWC系统规范和标准,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改进方向.由于完井设计变得更加复杂,油井施工风险增加,因此使用IWC的预期效益主要是应对油井工程费用高昂带来的挑战.对于作业的成功与否来说,从油井设计的早期阶段开始,到详细的执行计划阶段,详细和综合的规划都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标准化的做法和程序可以大大提高完井安装性能.另一方面,近年来,对于完井过程持开放思路,并不断寻求改进,使新的解决办法和程序得以发展.关于系统集成,开发完井的灵活标准化控制架构,帮助不同的IWC服务方和海底作业方进行合作,这种方法也被证明是可行的.在IWC安装中最重要的改进是对酸化增产的预测,在垂直采油树(WCT)安装之前就可以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增产作业中逐步实施了一些关键的改进,例如,提高初始注入能力方案和一些新的酸液分流方案,这样可以不再使用连续管,也不需要安装海底试采井口装置.油井设计团队要进行一次综合风险评估,以适当评估新做法的效用,并制定一些方案来降低风险.在一些初始井的酸化作业期间,可以发现产层之间剧烈连通,这破坏了IWC的功效.经过综合分析,找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并结合新的增产实践消除了这一问题.多年来,业内引入了众多改进,其中一些改进在本文中提到,完井作业时间与初始井相比缩短了50%.这一重大的效率提升对于保持这一深水项目的可行性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考虑到最近几年石油行业经历的发展趋势.在这100口采用IWC的井中,一些新的做法和经验教训为巴西盐下油田的开发奠定了开创性实践基础,并可作为类似深水项目的行业参考.预计,想要进一步提高效率,还需要对未来IWC系统进行更多的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