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自流井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自流井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摘要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自流井组页岩是陆相页岩气的主要研究层段之一,目前正处于勘探攻关的重要阶段.页岩孔隙结构是评价页岩储层储集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明确页岩气富集机理的关键.采用总有机碳含量、全岩X衍射、N2吸附-高压压汞孔径联合实验及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多种实验测试方法对其孔隙结构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自流井组页岩粘土矿物含量高,介于38.8%~67.3%,平均为52.8%.孔隙类型以矿物基质孔隙为主,有机质孔次之,微裂缝局部发育;N2吸附滞后环反应主要发育平行板状狭缝型孔隙,同时含有少量墨水瓶型孔;主要孔径分布区间为中孔,大安寨段与东岳庙段相比,由于微孔比例偏低,宏孔比例偏高,所以中值孔径与孔体积较大、比表面积相对较小.自流井组页岩储层孔体积与比表面积主要由粘土矿物决定,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TOC呈负相关或无关,主要由于有机质内镜质体与丝质体不发育孔隙,以及可溶有机质对孔体积和吸附位的占据.研究成果对研究区陆相页岩气的研究与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年第4期|909-918|共10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北京100871;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100037;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 北京100871;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 北京100871;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南郑州45004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122.2;
  •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定量表征; 陆相页岩储层; 自流井组;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