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与湖沼》 >南海中南部上层的盐指与湍流混合过程

南海中南部上层的盐指与湍流混合过程

         

摘要

基于2012年8月12日至9月5日中国南海海洋湍流微结构剖面仪(TurboMap)观测资料和温盐深剖面仪(CTD)资料,对南海中南部海域上层500m以浅的混合过程进行了分析.南海次表层高温高盐的水团和中层低温低盐的水团构成的垂向温盐环境,利于在该深度范围内盐指的发育.通过盐指与湍流相关参数的计算,评估了盐指在南海上层跨越等密面混合的作用.结果表明南海中部(18°N)相对于南海南部呈现高的温度耗散率(x)、高的混合效率(Γ)、低湍动能耗散率(ε)及低浮性雷诺数(Rε)等特征,即中部盐指信号明显强于南部.但整体海域仍然呈现出“低Γ;高Rε”的湍流特征,表明盐指对混合的贡献较小,南海中南部的上层混合还是以湍流混合为主导.另外,南海南部的混合强于中部,且呈现出整体水柱均具有较强混合的特征,其原因可能和内潮与南部相对较浅而复杂的地形相互作用有关.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与湖沼》 |2014年第6期|1158-1167|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调查与观测资料;
  • 关键词

    南海; 盐指; 混合; 耗散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