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云南岩脚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作用对比

云南岩脚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作用对比

         

摘要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思茅中新生代拗陷盆地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地层中,零星小矿体赋存于和平乡组地层中。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为黄白、灰白、黄绿色粉—细粒、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红层(T-E)中的Pb、Zn元素含量均较地壳克拉克值富集,盆地内红层可能为该区铅锌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成矿过程为,在早白垩世,伴随碎屑岩的沉积作用,铅锌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初步沉淀、富集,伴随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化,深部热卤水及构造热液在应力驱动下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与所经岩层发生水岩反应,不断萃取所经岩层中的Pb、Zn等矿质,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沿断裂、裂隙充填形成与其产状一致的脉状矿体,部分矿液叠加于早期形成的低品位矿体之上使之变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