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宁夏医学杂志 》 >存活心肌的发生机制、检测手段及临床意义

存活心肌的发生机制、检测手段及临床意义

             

摘要

@@ 近年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后将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的梗塞相关动脉再通后,原梗塞区无收缩功能或收缩功能异常的节段可逐渐恢复正常,这些可恢复收缩功能的心肌被称为存活心肌(Viable myocardium).识别具有存活性的心肌近年来已成为心脏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对于判断梗塞后患者的预后及确定进一步治疗措施如冠脉搭桥(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或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存活心肌的发生机制、检测手段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