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府新论 》 >君子与公民:寻找中国文明脉络中的秩序主体

君子与公民:寻找中国文明脉络中的秩序主体

             

摘要

君子与公民分别是古今、中西政治社会生活的参与者,是政治社会秩序的建构者与捍卫者。从文明复兴的意义讲,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文化的复兴;从文明现代化的意义讲,离不开以公民为主体的现代政治秩序建构。但是源于法理本位的公民和源于伦理本位的君子,分别基于公私领域二分理念和基于天人关系一体理想,分别强调权利自由和尚德修身,属于不同的历史话语和现代话语,二者存在巨大的差异。那么,儒家的现代性转化和现代公民的建构之间能否搭建起一座桥梁,使之在文明与传统的维度接榫契合,或者存在什么障碍?究竟怎样看待君子理念对于当代社会的作用,在现代公民养成的过程中又如何借鉴传统智慧、趋利避害?2015年4月17日上午,岭南弘道书院关于“君子与公民”的对谈在广州的万木草堂如期举行。当天,万木草堂清风送爽,群贤毕至,参与对谈的嘉宾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姚中秋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郭忠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郭台辉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王苍龙。围绕上述问题,四位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展开交锋与对话,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观点:其一,君子即公民,比西方既定角色更好的公民,是构建公共秩序和治理社会政治的理想群体;其二,君子与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构建二者的关系需要考虑理性与伦理、权利与美德、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任何偏废都会导致理论的偏激和现实的可笑;其三,君子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关键概念与角色,而现在讨论的公民无论在观念上还是事实上都来自西方世界,这种跨越时空的比较意义不大,必须以西释西,以中释中,以古释古,以今释今,惟有尊重传统才能展望美好未来。其四,探讨中国传统的君子与西方意义上的公民,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比较上,而应该采取动态视角考察“君子行动”和“公民行动”,以此发现二者的关联与差异,同时将二者的重构与融合纳入现代性反思条件中。毕竟,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和君子的道德伦理与自我修养追求都是塑造新型人类主体所必需的。

著录项

  • 来源
    《天府新论 》 |2015年第6期|48-54|共7页
  •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北京10019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广州510631;

    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