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 >“恨”在公共空间——网络社会抗争中的情感研究

“恨”在公共空间——网络社会抗争中的情感研究

         

摘要

怨恨,是一种基于社会不平等而产生的比较性生存体验,它体现出社会生存的无能感,并产生极具想象力的报复冲动。通过生存比较,怨恨者在自身与其怨恨对象之间划出身份界线。在现代性的语境中,"恨"在公共空间的身份想象区隔的是作为社会一方的"我们",和作为国家一方的"他者"。怨恨的报复想象表现为:其一,以平等为诉求拉平怨恨主体和怨恨对象的社会地位,倡导"我们"与"他者"之间的阶层平等。其二,对"他者"进行污名化和贴标签,从道德和政治层面提升"我们"的合法性。通过对杭州飙车案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在网络社会抗争中,怨恨感乃是形成抗争共识,进而将众多"网络隐士"动员为"网络侠客"的重要情感机制,这一机制会主导网络集群事件的发展过程。由于怨恨感的动员,网民群体卷入到公共的社会和法律事务之中,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与国家发生互动,对社会公共事务产生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