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民族音乐 》 >四川非遗象山花锣鼓的文化内涵

四川非遗象山花锣鼓的文化内涵

             

摘要

象山花锣鼓为清锣鼓,是四川遂宁大英县象山镇所特有的民间小乐种。其创始于清朝1875~1880年间,又称“花花锣”“耍耍锣”。在历史上,象山镇的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锣鼓乐队,其最早是各家在农闲时演奏,后来每到逢年过节或在象山镇的富乐寺庙会之时,各家族的锣鼓乐队就会聚集在一起演奏,由此形成“赛花锣”的风俗延续至今。象山花锣鼓记录着象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表现着象山人民独特的民俗活动,其情绪活泼欢快,音乐形态独具一格,是四川郪江流域民间锣鼓乐的典型代表。

著录项

  • 来源
    《民族音乐 》 |2014年第5期|44-46|共3页
  • 作者

    赵璐; 段忠;

  • 作者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