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电影评介》 >程耳的'形'与'义':由实验性到风格化的影像演进之路

程耳的'形'与'义':由实验性到风格化的影像演进之路

         

摘要

cqvip:程耳作为中国内地导演,先后执导了黑色惊悚电影《第三个人》(2007)、犯罪情感电影《边境风云》(2012)、悬疑谍战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以及《不浪漫》(未上映),前3部电影取得的成就奠定了他在电影界不容忽视的地位。他的影片在吸收外国电影艺术营养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变革,兼顾了商业追求与艺术形式创新。程耳的电影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部都达到了“形”与“义”的完美整合:“形”是指电影的组织结构与表现形式;“义”是指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内涵,从新历史叙事的先锋实验、独具匠心的形式表现到超越类型的意义表达;从形式层面到内容层面,他的影片都让观众见证了商业时代下电影工作者的创新自觉与时代责任感。

著录项

  • 来源
    《电影评介》 |2021年第6期|67-70|共4页
  • 作者

    唐艳芬;

  • 作者单位

    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