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电影评介 》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的怀旧叙事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的怀旧叙事

             

摘要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卡茨于1974年在《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的,认为观众是从基于社会环境的个人需求和愿望出发使用媒介,并从使用中获得可能的满足感.它强调了观众的主动能动性.后来该理论发展成为评价媒介印象的重要理论.近年来,台湾的青春爱情电影表现出色,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Love》等影片后,陈玉珊主导的《我的少女时代》(下简称《少女》)延续了台湾电影"小清新"之风并有了更高突破.[1]该影片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新导演、原创电影歌曲等三项提名,同时获得台湾电影在大陆票房收入的年度冠军.另外,它在网络平台评议、豆瓣评分、微博话题量等的口碑也很好.笔者认为,该片之所以获得这样的成绩,赢得如此多的观众,是因为该片满足了观众的"怀旧"情感需要,实现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效果.

著录项

  • 来源
    《电影评介 》 |2016年第3期|28-30|共3页
  • 作者

    黎鲜;

  •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