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多个藜麦种质在滇中地区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多个藜麦种质在滇中地区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摘要

通过分析22份南美藜麦种质在滇中红土地的产量适应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筛选适应滇中红土地的优良种质.结果表明:该批藜麦种质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种质类型丰富,产量稳定性较好(CV<18.50%);种质Fl4、Fl7、Br3和Br5的种子产量(4105、4049、4028、4057 kg/hm2)较高,产量的稳定性较好(CV<11%),适合在该地区种植;4份高产种质的生育期较短(122~125 d),植株生物量较高(8756、8703、9135、8722 kg/hm2),种子全氮含量(19.5、21.5、17.9、17.9 g/kg)相对较高、种子直径(1.96、1.92、2.07、2.01 mm)高于平均值(1.89 mm),主根长(26.0、28.1、27.2、28.0 cm)高于平均值(25.5 cm);种质Br3和Br5的千粒重较优(3.982、4.141 g),种质Fl4果实质量比及收获指数较大(0.66和0.50).相关分析表明,种子产量与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等性状均成显著正相关(r=0.208~0.943,P<0.01).通径分析表明:地径、收获指数和株高是直接影响藜麦种子产量的重要性状;株高、主根长、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4个性状通过地茎粗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在后续的生产试验中,除了关注产量构成因素,还应将生物量、地径、株高和收获指数等性状作为高产种质选育的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0期|33-3941|共8页
  • 作者

    杨正菊; 蔡志全; 翟凤强;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勐腊 66630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园艺系 广东佛山 528000;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勐腊 66630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其他;
  • 关键词

    藜麦; 种质; 产量; 农艺性状; 生物量分配; 滇中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