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矿产勘查》 >滇西北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长石矿物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滇西北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长石矿物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摘要

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新生代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其成矿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密切相关。本次研究对该矿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石英正长斑岩进行了系统岩矿鉴定和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正长斑岩内斜长石An为6.04~14.42,Ab为80.03~93.37,Or为0.59~9.80,主为钠长石、更长石;原生正长石An为0~0.48,Ab为3.91~8.58,Or为90.40~95.91;蚀变成因钾长石An为0.27~0.83,Ab为20.56~37.45,Or为61.90~78.95,属于正长石、Na-正长石。本次研究认为斜长石蚀变为钾长石的过程中,K2O含量明显升高,而Na2O含量明显降低,而钾长石交代原生正长石的过程中,Na2O含量增高,K2O含量降低。根据成矿流体富K质特征,结合Au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本研究认为在钾长石化过程中金被活化迁移,随着钾质沉淀以及成矿流体温度和压力降低,金发生沉淀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