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 >多重意蕴背后的叙事风流——《孔乙己》的'非构思'解读

多重意蕴背后的叙事风流——《孔乙己》的'非构思'解读

         

摘要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下称《孔》文)没有固定聚焦于某一特定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选取咸亨酒店这一社会的一角,描写里面各色人物,并以此为背景,烘托和刻画了孔乙己这样一个迂腐、可怜的‘苦人’形象。”(温儒敏,王本华语)①它“一反《狂人日记》式的愤厉”,采用“沉郁哀惋”的叙事笔调(周仁政语),②用一种“象征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叙事,这使得鲁迅先生的小说“比其他同代人的要复杂和具有深度”(王润华语)。③鲁迅本人特别喜欢这篇小说,曾亲自翻译后由日文杂志发表。鲁迅先生的学生、散文家孙伏园曾问其原因,鲁迅先生回答说《孔》文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孙伏园语)④那么,《孔》文究竟通过“孔乙己”这个“苦人”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仅仅如鲁迅先生所说表现了一般社会对孔乙己这个“苦人”的凉薄吗?这个“不慌不忙地描写”到底有什么样的叙事风流?作者讽刺的又是什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