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空军航空医学》 >小型猪模拟海水浸泡冻僵后给予不同复温方法的体温后降效应观察

小型猪模拟海水浸泡冻僵后给予不同复温方法的体温后降效应观察

         

摘要

目的建立动物体温后降模型,探索不同复温方法对浸泡性冻僵后"体温后降效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配制模拟低温海水(温度为1℃),将小型猪胸部以下部位淹没于1℃的人工海水中。在小型猪的体温降到28℃时,立即将小型猪移出水面,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自然复温组,常温下自然复温;第2组为水浴复温组;第3组为湿热空气复温组。实时监测体温、心电图和心率等指标,分别于出水时及体温后降至最低体温时采血,测定血糖、血小板、尿素氮、肌酐、血清钾、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肾上腺素等指标。结果3种复温方法皆有一定的体温后降。自然复温组、水浴复温组、湿热空气复温组的体温后降幅度分别为1.2、2.7、0.5℃。自然复温组、水浴复温组、湿热空气复温组的复温时间分别为100、60、70 min。自然复温组、水浴复温组、湿热空气复温组心率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恢复时间分别为100、60、70 min。水浴复温组的血糖、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水平的差值皆显著高于自然复温组和湿热空气复温组,而湿热空气复温组的上述指标皆显著低于自然复温组。结论湿热空气复温在前期可有效降低体温后降的幅度,但复温的速度较水浴复温慢;而水浴复温引起的体温后降幅度较大,但复温的速度较湿热空气复温快。在实践中可综合使用2种方法,以降低体温后降风险,提高复温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