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空军医学杂志》 >中、高强度+Gz暴露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中、高强度+Gz暴露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摘要

目的 观察中、高强度正加速度(+Gz)暴露下机体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中、高强度+Gz暴露是否会导致人体心肌损伤,为指导航空医学鉴定及更好维护战斗机飞行员心脏健康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41名受试者分为A(n=11)、B(n=18)和C(n=12)3组,参加载人离心机训练,采用梯形加速度曲线,加速度增长率为3 G/s,A、B、C组最高+Gz暴露强度分别为+6.5 G/45 s、+8 G/10 s和+9 G/10 s,观察各组受试者+Gz暴露前、后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型(glycogen phosphorylase isoenzyme BB,GPBB)水平的变化。结果 3组受试者离心机训练后,血清CK、CK-MB、Mb、H-FABP、GPBB平均值均较离心机训练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训练后血清CK水平超出正常值范围。离心机训练后3组间血清CK、Mb、H-FABP、GPBB升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离心机训练后血清CK-MB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B组(F=4.97,P〈0.05)。离心机训练前后cTnI水平均未超出正常值范围。结论 在有效抗荷措施防护下,中、高强度+Gz暴露可造成人体心肌组织细胞能量代谢方式改变,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但不会导致心肌细胞明显器质性损伤变化。

著录项

  • 来源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P.145-148|共4页
  • 作者单位

    [1]安徽医科大学空军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2]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1]安徽医科大学空军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2]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1]安徽医科大学空军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2]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1]安徽医科大学空军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2]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1]安徽医科大学空军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2]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1]安徽医科大学空军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2]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1]安徽医科大学空军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2]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1]安徽医科大学空军临床学院,合肥230032 [2]空军总医院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142 [3]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北京10014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加速度及其防护;
  • 关键词

    正加速度(+Gz)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