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菏泽市15岁以下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研究

2015年菏泽市15岁以下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2015年本市15岁以下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情况,评价非脊灰AFP诊断、治疗和保持无脊灰状态进展情况,为非脊灰AFP诊断、治疗和保持无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AFP专报系统资料、个案调查表、临床诊断资料与脊灰实验室病毒检测结果进行研究.结果:2015年本市共报告非脊灰AFP 21例,无脊灰病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脊灰疫苗高变异病毒病例、脊灰疫苗低变异病毒病例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病例发病率为1.13/100000,分布在9县区,呈高度散发.非脊灰AFP 48 h及时调查率为100%,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100%.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脊灰疫苗衍生病毒、脊灰疫苗高变异病毒与脊灰疫苗低变异病毒,未分离到脊灰疫苗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4.29%.非脊灰AFP分类中,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炎、脑脊髓炎、脑炎、重症肌无力、神经损伤、其他非脊灰麻痹病例,分别占19.05%、19.05%、9.52%、4.76%、4.76%、4.76%、38.10%.结论:本市非脊灰AFP诊断、治疗、监测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要加强非脊灰AFP诊断、治疗与监测,要做好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完善消灭脊灰免疫策略,严格把控握Ⅰ+Ⅲ型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证,不断提高脊灰疫苗全程接种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