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渔业》 >东海产麻痹性贝毒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研究

东海产麻痹性贝毒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研究

         

摘要

有害赤潮(harmful algal bloom,HABs)是全球性的严重海洋生态灾害及重大环境热点问题,其产生的赤潮毒素经食物链传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是已知贝类毒素中分布最广、毒性最强、对人类威胁最严重的贝毒,但PSP来源问题仍悬而未决.藻菌相互作用关系是揭示PSP产生机制的关键,为揭示产PSP典型赤潮甲藻——东海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 LZ1706)的共附生菌群多样性信息,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LZI706的共附生菌群种类及相对丰度,同时对其可培养共附生菌株进行了选择性分离及其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链状亚历山大藻(LZ1706)共附生菌群包括6门,10纲,19目,25科及34属.其中优势门4个,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3.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7.5%)、蓝藻门(Cyanobacteria,16.8%)及螺旋菌门(Spirochaetae,1.5%);优势属5个,包括Cryomorphaceae科未知属(22.9%)、Cyanobacteria纲未知属(16.8%)、红细菌科(Rhodobacteraceae)未知属(7.9%)、糖螺菌属(Saccharospirillum,14.7%)及Maricaulis 属(5.6%),其未知属种群比例高达50.6%.分离获得的12株可培养菌株中LZ-27及LZ-7分别为Ponticoccus属与Pseudooceanicola属潜在的新种.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渔业》 |2018年第6期|720-727|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200090;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200090;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舟山3160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200090;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201306;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舟山316022;

    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浙江舟山316021;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20009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200090;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舟山3160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20009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其他水产资源调查;
  • 关键词

    链状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共附生菌;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