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图》 >中国古代的堪舆地图

中国古代的堪舆地图

         

摘要

自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潮盛行之后,又出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地人感应”的风水说。也就是专门为相宅相墓而用的所谓“堪舆学”。至今,堪舆学说在中国已流传了2000多年。那么,为什么称之为堪舆?堪舆初指为何?《论衡·讥日》曰:“堪舆历历上诸神非一,圣人不言,诸子不传,殆无其实,天道难知。”可见堪舆是神,并且是一些与天有关的诸神。关于堪舆具体是什么神,诸家说法不一。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解释:“盖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天高地下之义也。”这种引申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堪舆术追求天、地、人协调的理想,成为后人对“堪舆”二字的理解。堪舆术绝大部分应用于建筑活动中,来判断吉凶,所以堪舆逐渐也就成为风水的代名词。自晋代以后,风水便在中国盛行起来,讲述堪舆不能没有图表,因此,堪舆地图应运而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