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艺研究》 >文艺批评的意图化存在及其实现

文艺批评的意图化存在及其实现

         

摘要

文艺批评把解决具体作品以及围绕其上的各种意义问题当作义务,批评的最终实现则回到最初对解释的需要.它不是一种基于对象实体的事实陈述,而体现为关于文艺诸方面事实的价值重构,其中保持并展开批评主体与对象间具有张力的情境性关系建构.回到批评对象的存在之场,呈现批评主体的在场性身份,是情境性关系建构的本质性原则.这一建构的敞开性,不仅带来批评活动中主体经验的两重性,也因其在时空结构上的变异特质,带来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方式的文艺批评的现实变异.

著录项

  • 来源
    《文艺研究》 |2020年第10期|27-36|共10页
  • 作者

    王德胜;

  •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美育研究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