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教学之友 》 >由泉水“丁冬”还是“叮咚”看异形词规范化问题

由泉水“丁冬”还是“叮咚”看异形词规范化问题

             

摘要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一些家长质疑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泉水“丁冬”,家长觉得按照自己以往学习的知识,应该为“泉水叮咚”。可是经过咨询有关人员认为这两个词都是正确的。笔者翻阅了相关词典,发现几本词典中都有“丁冬”、“丁东”,而无“叮咚”。在汉典网查询,“丁冬”词条下,解释是“象声词。丁当声,丁丁作响,形容金属、玉器碰撞的声音,也作丁东、叮咚。”而在现代汉语作品中,我们随处都可以找到使用“叮咚”的例子,如:张天翼《最后列车》:“身上悬灯似地挂着那些捞什子叮咚叮咚响。”碧野《山泉水暖》:“在一个深谷里,山风送来铁马的叮咚。”等等。那么到底应该用哪一个呢,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这几个词做深入地认识。

著录项

  •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2014年第12期|48-49|共2页
  • 作者

    连文斌;

  • 作者单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