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 >'舆图换稿'之泪千古兴亡之悲--试析《哀江南》的多重美学意蕴

'舆图换稿'之泪千古兴亡之悲--试析《哀江南》的多重美学意蕴

         

摘要

@@ "南朝兴亡","系之桃花扇底"(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侯方域、李香君劫后重逢喜出望外,却被道士张瑶星(贯串全剧经线的人物)厉声喝断:"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侯、李"冷汗淋漓,如梦初醒"(<入道>),心灰意冷皈依道教.--<入道>是全剧人物命运的结局.孔尚任打破传奇体例,别创新格,增续四十出<余韵>,让老赞礼(贯串全剧纬线的人物)、柳敬亭、苏昆生登场,设计出耐人寻味的"渔樵对答",绝非闲笔.清代梁廷楠评曰:"<桃花扇>以<余韵>折作结,曲终人查,江上峰青,留有余不尽之意于烟波缥缈间,脱尽团圆俗套."(<曲话>卷三)--<余韵>是全剧悲怆情感的结局."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苏昆生挟泪蘸血的声声悲歌,气薄云天,情撼山河,回旋激荡于"烟波缥缈间",留下了绵绵不绝的"余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