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 >对孔子'与点'的不同理解

对孔子'与点'的不同理解

         

摘要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写孔子聆听四弟子言志,至曾皙说出春风沂水一番话来,孔子喟然而叹:"吾与点也."孔子缘何"与点"?朱熹<四书集注>的看法最有代表性:rn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

著录项

  •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2004年第11期|37-38|共2页
  • 作者

    陆精康;

  • 作者单位

    江苏南通市第三中学,226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