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检验医学》 >非创伤性诊断模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中的应用

非创伤性诊断模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用非创伤性指标建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诊断模型,并评价建立的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270例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的CHB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水平.分析这些检测指标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并与已建立的诊断模型(APRI、FIB-4、AAR、GPR、RPR)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逐一分析各项指标,得出回归方程建立新的诊断模型AFPPR:AFPPR=1/[1+EXP(-2.584-A/G比值×1.426-PLT×0.013-PTA×0.016-Fib×0.605+RDW×0.364)].ROC曲线分析显示,AFPPR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明显大于其他5个诊断模型的AUC(P<0.01),AAR对于显著肝纤维化及严重肝纤维化基本无诊断价值(P>0.05);AFPPR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AUC为0.76,与其他5个模型的AUC比较,除AAR模型(P=0.000)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的AFPPR诊断模型可用于诊断CHB患者的显著肝纤维化,可作为临床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的补充性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