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 >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青海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45例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脊柱矢状位失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脊柱创伤、脊柱退行性病变、脊柱结核、肌源性后凸、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及脊柱非特异性感染等,比例分别为17.8%、15.6%、8.9%、13.3%、15.6%、15.6%、8.9%、4.4%。5例采取保守治疗,40例采取手术治疗,其中经椎弓根椎体间截骨术12例,Smith-Petesen截骨术15例,多节段截骨术13例。治疗后患者疼痛有明显改善,并且C7铅垂线到骶骨后上角的水平距离、骶骨角和腰椎前凸角以及脊柱侧凸角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脊柱矢状位失衡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临床应予以影像学手段进行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临床应首先给予保守治疗,对于治疗无效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并且充分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