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随访中的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肺结核病理生理过程及治疗随访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215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细胞因子IL-2,IL-10,IL-17,IL-18水平,并进行对比性分析,测定了215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和有效率,通过测定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等指标比较了单项和多项细胞因子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变化.结果 215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IL-2和IL-10水平较之60例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tIL-2=3.216,tIL.10=3.164,P均<0.01),而IL-17和IL-18水平明显增高(tIL-17=2.942,P<0.01,tIL-18 =2.175,P均<0.05),治疗后血清IL-2和IL-10水平明显增高(tIL-2=2.237,tIL-1o=2.248,P均<0.05),而血清IL-17的水平降低(tIL-17 =2.120,P<0.05),血清IL-18恢复至正常水平(tIL-18=1.873,P>0.05).215例肺结核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为87.00%,有效率为92.1%.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肺结核的病理生理过程,并是治疗后随访的有价值指标.单项细胞因子测定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较低,四项联合测定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9.8%,65.0%和72.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