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东亚关系的变动与遣唐使始末

东亚关系的变动与遣唐使始末

         

摘要

延绵两千多年的中日关系,周恩来曾用"2000年友好,50年对立"予以精辟概括。纵观中日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遣隋使和遣唐使开辟的文化交流通道,在古今中外的区域交流中独树一帜,令人回味,发人遐想。千余年前造船技术落后、航海经验匮乏,日本人冒"鲸波之险",付出数以千计的宝贵生命,究竟肩负何种使命而来?对日本文明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这些疑问如走马灯似的萦绕脑际。翻检中国史书,明代胡宗宪《筹海图编》记载,贞元四年(788)日本"遣文明使贡物"。给遣唐使冠以"文明使"美誉,并非毫无根据。从遣隋使派学问僧学习佛教,到早期遣唐使携留学生学习法制,直至后来学习范围扩大到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唐朝政府的无私馈赠、民间僧俗的热情襄助,这些都为今日的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表率。回顾这段温馨的历史,鉴真等赴日唐人的丰功伟绩令人无法忘怀。中国的政府使节、民间商贾、佛教僧侣等,他们同样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考验,九死一生抵达日本,以各种形式推动"唐风文化"在日本扎根,从而加快了日本文明的进程,促进了奈良与平安文化的勃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当今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之时,本期组织的中日文化交流专题研究,意在围绕一个重要的历史话题深入探究中日间剪也剪不断的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