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血小板体外对中性粒细胞抗真菌作用的影响

血小板体外对中性粒细胞抗真菌作用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血小板对中性粒细胞体外抗真菌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真菌为腐皮镰胞菌标准株。分别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N)和血小板(PL)。预先分别用钙荧光白、抗人CD15-FITC和抗人CD41a-PE标记真菌孢子(S)、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将中性粒细胞5×10^(5)个/孔均匀接种于培养板。①设定S+N组、S+N+PL组,按照S∶N∶PL个数1∶1∶20接种,分别于培养1、2、4 h后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率。②设置S组、S+N组、S+N+PL组,按照S∶N∶PL个数比例为1∶5∶100接种;分别于培养1、2、4 h后测定孢子出芽率;分别于培养4、6、8 h后测量菌丝伸长度。③设置N组、S+N组、S+N+PL组,按照S∶N∶PL个数为1∶5∶100接种,分别于培养6、10、14、18 h后,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结果:S+N+PL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大于S+N组(P<0.05)。S+N+PL组孢子出芽率、菌丝伸长度小于S+N组,S+N组小于S组(P<0.05)。S+N+P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小于N组和S+N组(P<0.05)。结论:血小板可体外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抗真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