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浙江沿岸髭缟虾虎鱼的系统地理分析

浙江沿岸髭缟虾虎鱼的系统地理分析

             

摘要

通过对浙江沿岸41个髭缟虾虎鱼样本579 bp线粒体DNACOI序列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1种单倍型.单倍型之间碱基替换为1~5个.H01是最常见单倍型(占总数的56.1%),被23个个体分享,分布于6个采样点;H02分布于除象山之外的5个采样点;洞头、临海分享了H03;H06和H07仅分布在嵊泗;H08和H09仅分布在岱山;H10只分布在象山;H11只分布在苍南.单倍型多态性与核苷酸多态性在嵊泗最高(Hd=0.90±0.16;π=0.0031±0.0007),在临海最低(Hd=0.57±0.13;π=0.0013±0.0004).这可能与嵊泗列岛栖息地生态环境多样性,或者较少人为活动干扰有关.单倍型网络图呈辐射状,以H01和H02为中心,通过1~3个碱基替换与其它所有单倍型相连接,除此之外,NJ聚类树、AMOVA和FST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浙江沿岸髭缟虾虎鱼没有显著的系统地理分化.初步推断有两种可能:(1)不同群体间的隔离时间不久;(2)该海域没有显著的基因流障碍.此外,台湾暖流与沿岸入海径流的交汇,有助于海洋生物卵、幼体及成体的扩散,导致了髭缟虾虎鱼群体间的遗传结构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