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南沿岸产卵场春季双斑蟳生物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浙南沿岸产卵场春季双斑蟳生物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摘要

根据2011年春季(4月、5月与6月)对浙南沿岸产卵场进行的共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双斑蟳生物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6月双斑蟳的生物量呈逐月递增的趋势,6月的生物量显著高于4月与5月(P<0.05),各月相对高生物量站位主要为岛礁附近与近大陆岸线的站位;4月双斑蟳的生物量主要分布于水温11.0~13.0℃、盐度30.0~32.0、水深20.0~40.0 m的水域,5月主要分布于水温16.0~20.0℃、盐度32.0~35.0的水域,6月主要分布于水温19.0~21.0℃、盐度31.0~34.0、水深10.0~20.0 m的水域;4月水深20.0~40.0 m之间水域的生物量与其它水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1<0.01)。6月的平均生物量及各站位的生物量明显高于4月与5月,这是其对鱼类饵料需求大幅提高的一种响应。春季各月等温、等盐线生物量集中水域与其它水域的生物量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其广温广盐生态类型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