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s)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68例CHF患者初次入院后测定血浆BCAAs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根据血浆BCAAs水平分为高BCAAs组(BCAAs>366μmol/L,n=126)和低BCAAs组(BCAAs≤366μmol/L,n=42)。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及2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分析;再按随访2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BCAAs组和高BCAAs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存在显著差异[(40.23±6.96)%和(45.96±7.05)%(P<0.01)]。低BCAAs组和高BCAAs组在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14%和22.22%(P<0.01)]和心源性病死率存在显著差异[16.67%和7.14%(P<0.01)]。非事件组和事件组的BCAAs水平存在显著差异[(497.45±117.56)μmol/L和(405.78±102.54)μmol/L(P<0.01)]。事件组BCAAs水平与组织多普勒心肌做功指数(TDI-Tei)呈负相关(r=-0.421,P<0.001),与LVEF呈正相关(r=0.28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Hs-CRP、LVEF、TDI-Tei、BCAAs、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BCAAs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曲线显著低于低BCAAs组(Log-rank检验:χ~2=12.39,P<0.001)。结论血浆BCAAs水平是CHF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能有效预测CHF患者的临床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