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新乡医学院学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网膜的修复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网膜的修复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分离制备方法及其对视网膜色素变性(RP)大鼠视网膜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取Sprague-Dawley大鼠2只,采用贴壁法分离获取BMSC,采用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及细胞形态观察鉴定BMSC,并制备BMSC悬液.将4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P组和BMSC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不制备RP大鼠模型.RP组和BMSC组大鼠采用碘酸钠(NaIO3)法建立RP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RP组大鼠局部视网膜下注射0.15 mL生理盐水,BMSC组大鼠局部视网膜下注射BMSC悬液0.15 mL(细胞密度为1×109L-1),每日1次,连续注射7d;对照组大鼠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1个月检测3组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干预后1个月,采用断颈法处死大鼠,取大鼠视网膜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病变部位组织形态.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制备的BMSC培养2 h后开始贴壁生长,培养2 d后伸出伪足,且长短不一,培养4 d后快速增长,细胞开始集落排列,细胞质丰富;细胞传代后分布相对均匀,形态纤长,细胞排列一致,呈旋涡或放射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BMSC接种第1~2天为潜伏期,细胞生长相对缓慢;BMSC接种第3~5天为对数生长期,细胞生长迅速.第3代大鼠BMSC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D45+、CD29+、CD44+细胞率分别为1.33%、79.95%、81.49%.造模前3组大鼠血清BDNF、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RP组和BMSC组大鼠血清BDNF、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P组和BMSC组大鼠造模后血清BDNF、IL-10水平显著低于造模前(P<0.05),BMSC组大鼠干预后血清BDNF、IL-10水平显著高于造模后(P<0.05);干预后,BMSC组大鼠血清BDNF、IL-10水平显著高于RP组(P<0.05);对照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干预后血清BDNF、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完好;RP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紊乱,存在许多细胞碎片;与RP组比较,BMSC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相对整齐,细胞碎片显著减少.结论 BMSC可以显著提高RP大鼠血清BDNF、IL-10水平,促进受损视网膜修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