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北洋时期中国的经济与民生实态

北洋时期中国的经济与民生实态

         

摘要

某种习以为常的学术观点认为,北洋时期中国遭受列强和军阀双重压迫,经济凋敝,民生几尽,这为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奠定了社会基础.然而历史文献和统计数据表明,当是之时,尽管经济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整体上仍相对平稳并有所发展;社会民生虽存在诸多问题,但大致仍处于"虽乱而未甚,虽恶而可忍"的状况,并不像这种观点描述的那么糟糕.斯时经济与民生得以维持及发展的原因,与国家权力的支配力有限、经济社会基本是由地方及民间社会自主掌控有关.由于经济状况未提供根本改变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大革命"的国民革命,实际上只是一场政治革命,其发生原因,可从政治窳败、国家分裂以及人们的政治趋新意识上去寻找,却与北洋时期经济社会与民生状况之好坏,不发生直接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