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伤外科杂志》 >集束化策略预防脑室外引流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集束化策略预防脑室外引流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集束化策略预防脑室外引流(EVD)颅内感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2017年5月—2019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185例住院期间进行脑室外置管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23例,女性62例;年龄18~79岁,平均47.7岁.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64例,脑室出血28例,脑创伤(颅内压监测)39例,梗阻性脑积水28例,开颅术后脑室引流19例,栓塞术后脑室引流7例,其中双侧引流44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第1阶段)脑室外引流患者8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室外引流管理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第2阶段)脑室外引流患者96例为研究组,采用集束化策略管理方法,包括精细及无菌化操作技术、皮下隧道及引流管固定技术、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教育和无菌化护理、标准无菌化脑脊液采样流程、减少引流管操作次数和缩短引流时间.比较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住院时间、脑脊液(CSF)病原学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集束化策略后脑室外引流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由11% 降至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由50% 降至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1);脑室外引流管操作次数由(6.6±3.9)次降至(3.9±4.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间由(8.2±3.7)d降至(6.2±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ICU住院时间由(10.2±6.6)d降至(8.0±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NSICU病死率由3.4% 降至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结论 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脑室外引流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脑室外引流管操作次数与滞留时间,缩短NS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