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伤外科杂志》 >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固定治疗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固定治疗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固定治疗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2015年5月—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创伤中心收治的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1例,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18~54岁,平均37.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为传统组(20例)和联合组(21例),传统组行单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联合组在传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辅助固定喙锁关节治疗,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瘢痕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Karlsson评分以及内固定取出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门诊随访12~18个月,平均14.0个月。传统组与联合组在手术切口瘢痕长度(5.6±0.9)cm vs.(6.8±0.8)cm及术中出血量方面(48.7±8.5)mL vs.(50.1±7.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传统组显著低于联合组(55.3±6.8)min vs.(70.5±7.3)min,P<0.05;术后13个月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联合组显著优于传统组(109.7±13.2)°vs.(90.2±0.75)°、(98.6±11.5)°vs.(80.5±8.7)°,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联合组显著低于传统组(2.0±0.7)分vs.(3.0±1.5)分,P<0.05;术后14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及Karlsson评分,联合组显著优于传统组(90.1±3.0)分vs.(80.2±4.0)分、95%vs.60%,P<0.05。联合组内固定取出后未见关节再发脱位,出现锁骨远端骨性融合1例;传统组内固定取出后出现复位丢失2例,锁骨远端骨吸收及骨性融合2例,在术后1年出现类似肩峰撞击征阳性症状1例。结论锁骨钩钢板联合双股不可吸收线固定治疗急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单、关节固定牢靠,术后疼痛轻,临床疗效较单纯钢板内固定满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