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瘙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瘙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对于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发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小鼠模型瘙痒行为的作用,并初步探讨NB-UVB缓解瘙痒的潜在机制.方法 分别用70、84、96 mJ/cm2能量的NB-UVB照射C57BL/6小鼠颈背部皮肤,24 h后观察照射部位皮肤的大体及病理改变以确定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分别在第1、4、8、11天,将0.15%DNFB溶液涂抹于C57BL/6小鼠颈背部皮肤上以建立慢性瘙痒小鼠模型,并观察涂药结束后3周内小鼠颈背部皮肤及瘙痒行为改变.在AC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0、56、70 mJ/cm2能量NB-UVB照射模型组小鼠颈背部的皮肤,观察照射部位皮肤的改变并记录小鼠瘙痒行为的变化.采用ELISA、qPCR的方法检测照射后小鼠皮肤IL-10及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的改变.结果 正常8~12周龄C57BL/6小鼠颈背部皮肤的MED约为84 mJ/cm2.ACD小鼠模型造模后的第1天,可以观察到局部皮肤渗出、红斑、脱屑、干燥、结痂等改变,且瘙痒行为明显增加(P<0.05),且可持续至造模后的第21天.与对照组及56 mJ/cm2 NB-UVB照射组相比,70 mJ/cm2的NB-UVB可明显改善ACD小鼠颈背部皮肤,且瘙痒行为显著下降(P<0.05).ELISA结果提示,照射组小鼠皮肤中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qPCR结果提示,照射组小鼠皮肤中组氨酸脱羧酶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NB-UVB可通过下调ACD小鼠皮肤中组胺的含量,上调ACD小鼠皮肤中IL-10的含量缓解ACD小鼠的慢性瘙痒行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