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藏大学学报》 >识的“他证”与“自证”——康德与萨迦班智达认识论的同与异

识的“他证”与“自证”——康德与萨迦班智达认识论的同与异

         

摘要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将认识归为是物自体给予人的印象和人的先验能力共同使然的结果,这与萨迦班智达在《量理宝藏论》中对认识来源的分析具有相同之处。萨班认为通过对"境"的直观产生现量,通过认识主体意识的作用产生比量,现量和比量共同形成认识。但是康德认识论与萨班认识论最终导向的结论却并不相同:前者因此杜绝了对本体进行认识的僭越行为,使作为先验统觉的自我意识成为不可知之物;后者却给出了朝向唯识学方向而认识本体的可能性。造成这种差异结果的原因在于康德将进行认识的主体之"识"规定为他证性,而萨班则承许识具有"如是觉许觉,即成觉自证"的自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