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佛教“法身”概念的另一种解读方式——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的意义

佛教“法身”概念的另一种解读方式——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的意义

         

摘要

《法华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佛教传入中土以来最受广大信众尊崇和信仰,与《华严经》《楞严经》并称"诸经之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造像中有大量依据《法华经》内容塑造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它们以蒙太奇的手法将过去世间的多宝佛与现在世间的释迦佛连接在同一画面,借助过去佛与现在佛、存与亡的关系深刻地阐述了"法身"的惟一性、永恒性和平等性。这种二佛并坐像以直观感性的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法身"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以有相之造型艺术诠释"法身"的无相之理,因而成为《法华经》思想的象征性造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